close
三個月前訂了人生第一場舞台劇,
選了綠光劇團的「人間條件三」,
剛從文化中心至德堂回到電腦前,
回程的路上依舊有幕幕的感動在腦裡盤桓...

時而哄堂大笑;時而啜泣低語,
大概就是台下觀眾真實的寫照吧!
描寫台灣南部鄉下人家北上打拼,
在惡劣環境下都得認份爭一口氣,
人與人彼此間真情相待卻很溫暖,
成了人生中難以抹滅的一道記憶,
幾年後一起回顧過往的生活場景,
彷彿錯過了某些遺憾就早已老去,
令人感慨、令人惋惜、卻無法重來 。
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早已引人入勝,
內容似乎沒有矛盾衝突的敗筆令人不解,
到了結尾笨腦袋的我也終於明白開場為何;
說到表演,演員除了要有演技,
那道盡觀眾心坎的表達更是主要關鍵,
首推林美秀真情演出,讓人落下不少眼淚,
就像導演吳念真稱讚她「舞台上的火鳳凰」,
沒人比她扮演的更精采、高潮迭起了!>"
一部好的舞台劇,道具服裝也是主角,
運用火車燈誌串聯起全場的架構,
讓人在時空情境中跟著回顧、懷念,
還有那重達2900公斤的屋景更是令人震撼,
也辛苦了綠光黑衣人不斷的變換、更替,
傳遞出更真實那四五年代的深刻記憶...
有很多場景,描寫了台灣真實家庭現況與無奈,
有許多話語,點清了周遊人間的我們如何調整,
有許多故事,考驗了面對人性時是否後悔決定,
謝幕後,很幸運地吳念真導演拿著麥克風,
如他所說,這是高雄最後一場人間條件系列,
今夜,彷如一場高雄觀眾與演員的惜別晚會,
介紹了每位演員,及他們參與表演藝術的故事,
掌聲不絕於耳......
很肯定、很欣慰、很感動...
導演提攜後輩、鼓勵任何階層參與戲劇表演,
也明白原來台灣有許多希望事業不斷在基層萌芽,
我很喜歡吳念真導演, 聽他說話,
我彷彿充分感受到一股本土的生命力,
一如他所說, 人生很多時候都是意外,
只是我們喜歡自己的意外嗎?支撐自己的那股動力是什麼?
何等緣分擁有諸多觀眾的掌聲與支持是他們的動力,
至少在我心中,會繼續挺這些意志力堅定的表演者!
人汲汲營營忙碌了一輩子,有一份無價的參與,
似乎就足夠讓自己生命多了寶貴的歷史價值.....
最後我給此次演出評語勾選:『非常精采!』
也寫下想告訴他們的話:
『很值得、很動容、很精采,繼續寫下更多緣分吧!加油!』
也想給今天高雄場的觀眾我們拍拍手,
零手機響聲、遵守主辦單位守則的表現,
都讓我為這人們的文化水準肯定又驕傲!^^
選了綠光劇團的「人間條件三」,
剛從文化中心至德堂回到電腦前,
回程的路上依舊有幕幕的感動在腦裡盤桓...

時而哄堂大笑;時而啜泣低語,
大概就是台下觀眾真實的寫照吧!
描寫台灣南部鄉下人家北上打拼,
在惡劣環境下都得認份爭一口氣,
人與人彼此間真情相待卻很溫暖,
成了人生中難以抹滅的一道記憶,
幾年後一起回顧過往的生活場景,
彷彿錯過了某些遺憾就早已老去,
令人感慨、令人惋惜、卻無法重來 。
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早已引人入勝,
內容似乎沒有矛盾衝突的敗筆令人不解,
到了結尾笨腦袋的我也終於明白開場為何;

說到表演,演員除了要有演技,
那道盡觀眾心坎的表達更是主要關鍵,
首推林美秀真情演出,讓人落下不少眼淚,
就像導演吳念真稱讚她「舞台上的火鳳凰」,
沒人比她扮演的更精采、高潮迭起了!>"
一部好的舞台劇,道具服裝也是主角,
運用火車燈誌串聯起全場的架構,
讓人在時空情境中跟著回顧、懷念,
還有那重達2900公斤的屋景更是令人震撼,
也辛苦了綠光黑衣人不斷的變換、更替,
傳遞出更真實那四五年代的深刻記憶...
有很多場景,描寫了台灣真實家庭現況與無奈,
有許多話語,點清了周遊人間的我們如何調整,
有許多故事,考驗了面對人性時是否後悔決定,
謝幕後,很幸運地吳念真導演拿著麥克風,
如他所說,這是高雄最後一場人間條件系列,
今夜,彷如一場高雄觀眾與演員的惜別晚會,
介紹了每位演員,及他們參與表演藝術的故事,
掌聲不絕於耳......
很肯定、很欣慰、很感動...
導演提攜後輩、鼓勵任何階層參與戲劇表演,
也明白原來台灣有許多希望事業不斷在基層萌芽,
我很喜歡吳念真導演, 聽他說話,
我彷彿充分感受到一股本土的生命力,
一如他所說, 人生很多時候都是意外,
只是我們喜歡自己的意外嗎?支撐自己的那股動力是什麼?
何等緣分擁有諸多觀眾的掌聲與支持是他們的動力,
至少在我心中,會繼續挺這些意志力堅定的表演者!
人汲汲營營忙碌了一輩子,有一份無價的參與,
似乎就足夠讓自己生命多了寶貴的歷史價值.....
最後我給此次演出評語勾選:『非常精采!』
也寫下想告訴他們的話:
『很值得、很動容、很精采,繼續寫下更多緣分吧!加油!』
也想給今天高雄場的觀眾我們拍拍手,
零手機響聲、遵守主辦單位守則的表現,
都讓我為這人們的文化水準肯定又驕傲!^^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