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總是覺得自己好忙好忙,
似乎在百般掙扎中,我又報了。
掙扎的理由,無疑是時間的剝奪,
在一週中可能僅存的「自我」時間,
我卻又主動報名參與了『讀書會活動』。

真正進入參與其中後,顛覆了原有的動機,
那心口裡的味道,從掙扎轉為甘之如飴,
該怎麼具體表達呢?
大概說:很多事只能在細細體會後才嚐得到箇中之味吧!

第一堂課除了原有的內容如實地進行外,
主持這場共學的老師推薦了我們一本好書:
《這一生,至少當一次傻瓜》作為這期選讀的書,
心裡當下滴咕著:『天啊!又一本書要讀的壓力了!』

除了親子天下、報稅...等雜誌,這些是我近2個月以來,
經由某些機緣認識的書,
既然已將它們買進(也有人送的)那就得好好找時間讀,
只是,這每一本讀到徹底的期限似乎遙遙無期。

1904032_771780579509971_7548234336026310142_n.jpg  

花了將近三週的很多零碎+片刻的時間,
有吃早餐時、坐在馬桶上時、睡前、疲累想靜心時...等,
終於!終於!內心很想為自己放鞭炮了!
我真的很有心的將這本書認真地邊讀邊思惟到讀完了!
有那麼剎那間的虛榮感~我真的覺得我好棒!

木村阿公的奇蹟蘋果,種有機農業的真實故事,不只感動了日本人,
就連身在遙遠台灣的我,終於明了為什麼有黑道大哥感動地找他喝酒,
或者原本準備自殺的社會新鮮人竟然回心轉意願意重新努力奮鬥...
從木村阿公的口述加上作者用320張400字稿紙匯聚而成的書裡,
讓我們彷彿跟著木村阿公歷經30年的有機心酸苦辣的生涯,終於明白:
為什麼討厭當果農的人,會開始務農並毅然決然推廣有機農業的緣起?
為什麼原本窮得只靠信念活下去的人,卻也開始出現否定自己?
為什麼自己也想結束生命的同時,卻又找到問題的最原始的答案?
為什麼被視為「滅灶」的人,最後大家紛紛向他請益?
為什麼一腳踏進地獄的人,最後卻打造了一艘「蘋果船」?

這淺顯易懂的書,對我而言卻有點吃力,
特別是我一度執著想弄懂農作物的各種蟲害時,
鑽在農藥的專名與歷史、各種昆蟲造就大自然生態平衡裡,
讓原本就不愛生物化學的我,既辛苦地又好奇的得重複閱讀,
當然,我清楚地知道這不是書裡最想傳遞的重點。

10423753_771780539509975_5060869358445205188_n.jpg  

思惟、同時聯結自身經驗,是有效閱讀的關鍵,
透過如此,除了成為自我肯定與鼓勵自己的方式,
閱讀主角的生命故事時,也正檢視著自我成長的歷程。
在木村阿公杜絕農藥,栽培有機作物的過程中,
作者帶領我們觀察這世界,很多大自然的美不是真實地,
是環境被徹底剷除了原來應該在那裡生息的生物才看得到的景象;
這似乎打醒經常當觀光客的自己──我們只是生存在包裝後的環境,
卻又那麼自以為是、洋洋得意地占有?甚而肯定許多的改造者,
大自然用農藥、滅除物種來重複包裝,其他的呢?
週遭的任何一切有形物、甚至想法,也不過是文明包裝的產物。
蟲害,使得人類可以走向饑荒等毀滅之路,因此農藥成為救星,
但人類終將因農藥而亡、因文明而滅,這是無法與自然共存之果吧!?

在木村阿公因為把果園經營得一蹋糊塗,成為人人討厭的過街老鼠,
甚至影響著全家人陷入絕望的深淵,準備以死了解夢想之時,
卻又在山坡裡、月光下感受到泥土的溫度,找到問題真正的答案,
更讓他看清自己的「我執」,領悟出:
之所以覺得自己無能為力,是因為對真正重要的問提視而不見。
日常裡的自己亦是如此,我們總是急著搶救那個已造的「果」,
卻又不斷的在造惡「因」,因此惡的循環有時與自己形影不離;
如同書中所說,太在意肉眼看到的部分,反而忽略肉眼看不到的地方,
且當自己過度執著在小問題時,視野果然變得異常狹窄,反而壞了全盤,
以無限生命的角度來談,
假定我們能跳脫眼界,站在某一個高度看待自己生命,
也許就懂得拉高自己生命的層次,發現許多可能和潛能,活出真實的美。

「稅務署雖然來貼了紅單子,但課長一直激勵我『你總有一天會成功的』」,
這是木村阿公在有機農業漸漸順利後,才體會有那麼多人支持才有今天的感恩,
但在這艱辛的過程中,或許他也替很多人活出了「一份不可能的夢想」,
有時候我總是太小看人性安逸的惰性,也檢討著自己難改的習性,
如果不是知道萊特兄弟當年想讓飛機升空時,原來有學者出刊反諷他們,
伽利略地球繞著太陽轉動的主張卻曾被視為魯莽行為,而受到宗教的審判,
很難想像對人類來說真正革新的創造,卻被視為破壞秩序的慫恿者,
經由印證,我總算能理解人類是害怕變化的動物,那份恐懼感是人類的本能。

書總是帶領讀者遨遊暫時無法跨越的領域、或讓人在既有認知裡產生火花,
木村阿公的理念跟SF很像,也感恩因為善知識讓我植遇、細讀這本書,
奇蹟的蘋果真人故事,除了教我重新理解、善待土地,任由感動迴盪於心緒,
更讓我亟欲破解書中每一分誘人的野生味道。
東京白金台有一家法國餐廳招牌菜──「木村先生的蘋果湯」,
這匯聚生產者靈魂的一道料理,聽說要一年前預約才有機會品嘗得到?
又是經由文明,還真的讓我google到這家法國餐廳、躍躍欲試呢!
甚至,我也想到青森縣、津輕平野上、岩木山下拜訪蘋果園和木村阿公。


 

 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高雄恰北北 的頭像
高雄恰北北

高雄恰北北/小鄭老

高雄恰北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