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有實驗精神的一天!
今天的生活科學玩的是「沉浮子」的觀察實做,
利用簡單的可彎吸管套上迴紋針,就可以觀察空氣壓力和浮力關係喔!

IMG_3356[1].JPG

拿到可彎吸管後,必須要學會使用看尺的刻度,
將可彎吸管剪成以彎度為中心,兩邊各2公分的吸管,
要怎麼樣才能準確地剪出兩邊一樣長的吸管,就考考孩子們囉!
有人終於想通;也有人互相幫忙、提示,這也是數學觀念的應用呢!

IMG_3357[1].JPG
剪好吸管後,必須套上拆解成心型的迴紋針,
並在水中測試是否能直立浮在水面上(只露出上面一點)
使沉浮子的浮力避免過大喔!

IMG_3358[1].JPG
 

確定沉浮子的浮力後,再把它放入自己裝了水的保特瓶內,
並擠壓瓶子,因為水的壓力增加,
水會進入沉浮子而減少內部空氣的體積
浮力降低,沉浮子就會沉下去。
反之,放鬆寶特瓶,水的壓力降低時,
沉浮子內部空氣的相對壓力較大,會將水擠出,
使沉浮子空氣體積增加,浮力也增加了。(以上科學原理來自網路資料)

起初因為擠壓的方法、力道不夠,過了好一陣子,
才有一兩個人成功,但想不到大家很有科學的精神,
下課時間、銜接課與課的零碎時間,都把握機會再擠壓看看,
一整天下來,陸續有好幾個人都呼喊自己的實驗成功,

就連我也被孩子們越挫越勇的實驗精神給懾服呢!

除了帶來的空瓶子,很多人也好奇著帶水彩用具什麼時候要用?
可是到了真正要使用的美術創意課時,老師又拿出了許多素材:

除了畫紙,還有人人都喜歡擠壓的氣泡紙、粘土還有自己的指頭

IMG_3359[1].JPG

先跟孩子們介紹了今天要來創作「老榕樹&蜂窩」
講解了大致上如何使用多元素材的架構、引導後,開始動手囉!
先將氣泡紙其中一面薄薄的塑膠輕輕、又有技巧的撕開,
光是在這創作的第一關就快磨光孩子們的性子、嚷嚷著:
好難!
嘿嘿!
我們的人生中不會一直都做著熟悉、讓自己順遂的事,
在透過每一次不同的嘗試裡,拉扯著意志、磨練著我們的心智

在聲聲鼓勵、期盼不要放棄的呼喚聲中,每個孩子都成功製做「蜂窩」後,
剪裁、設計出自己想像中的造型,並上色後先將它放一旁晾乾。


IMG_3360[1].JPG
等待的時間裡,創作自己的老榕樹,
並以指印畫的方式佈置樹葉的茂密度,
接著以泡棉膠貼上自己的蜂窩後,
採用粘土創作蜜蜂和其他小昆蟲。

我的小畫們的視野真的很多元,無論是蜂窩或小動物,
誰說只有圓形的蜂窩,可不可以也是不規則的造型;
誰說只有健康的蜂窩,可不可以也有遭毒攻擊的色調;
誰說只有小昆蟲的漫步,可不可以有蛇、松鼠、小豬的出沒...


IMG_3347[1].JPG
IMG_3348[1].JPG
IMG_3349[1].JPG
IMG_3350[1].JPG
IMG_3351[1].JPG
IMG_3352[1].JPG
IMG_3353[1].JPG
IMG_3355[1].JPG
IMG_3354[1].JPG
我喜歡...
欣賞孩子們每個觀點,
伶聽他們創作的故事,
讚美大家付出的態度;
這回我更感受...
你興沖沖地將畫閃耀在我面前,
期待我如獲珍寶般備感驚喜地回應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氣泡紙畫 沉浮子 實驗
    全站熱搜

    高雄恰北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